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是一张王牌(浅谈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admin 发布于 2023-12-31 阅读(55)

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理解别人和表达自己,是在所有学科之外最基础的一个能力。你如果有这个好能力,相当于手里始终握着一张王牌。

写作,看似与每个人的工作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人的第二支脚,是长在暗处的技能。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体现了影响力,而写作是最能够跨越时空维度的影响力手段。写作多了,对自己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让你的思维更敏捷,技师更牢固。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能在做事情的时候把做事的过程落实在笔头上,那么他做事的水平就可能上升一个台阶,因为听别人说并不意味着是对的,但,如果自己写出来,那就有二次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你理解做事的方法论,也能够帮你在职场和生活中更精准的表达自己。试问这种最本质的技能,有什么能比得上呢?所以,手握这张王牌的人,就可以从阅读与写作中获益终身。一直以来,自己心中就有个执念,因为自己读的文学类的书籍比较少,所以写作水平不高是正常的,于是就形成了增强回路,读书少,写作水平不高,读书越发少好在,我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从 2001 年的 9 月开始写到现在,已经 19 年了,几乎每天都写,自己是能够感受到在表达自己这方面水平的提高,至少在写邮件的时候,大家都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我的意思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可以帮助理工生拓展传统理工科的职业发展限制。可以说,除了专业之外,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贯穿始终,并且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脱颖而出的重要技能。阅读为了理解,写作为了表达,两者都是为了能够达成有效的沟通。

阅读为了更好的写作,写作为了高效的阅读,两者相互促进,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不断提升能力、认知和格局。阅读和写作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和享受生活。如果没有掌握快速有效阅读的能力,没有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获得人生启迪和智慧,我们是否可以拥有丰富的感受力,拥有感受幸福和表达爱的能力?可是在咱们国家,除了人文学科,绝大部分人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就止步于高中毕业了。有人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还在大学继续上大学语文课,甚至很多文科学生都不再上阅读写作的相关课程了。这应该是一个普遍情况。相比之下美国的中学和大学的人文教育,以阅读和写作为核心,他们要比我们重视得多。学好文学,阅读不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也可以真正理解别人。这方面如果有缺失,对于任何想担任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讲是硬伤,甚至会把人彻底限制在很窄的专业领域,无法跨界拓展。阅读和写作,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些知识。单纯出于 “兴趣” 的阅读,并不能给人以多大写作水平的提升。一个你觉得自己清楚的东西,如果让你说给别人听或者写出来,你就会发现有很大难度,自己许多地方并没有 “自己以为的那样清晰”,这其实可以有效地促进你的学习:认识到自己不清楚了,你才能去阅读、实践、跟别人讨论,才能使之更加系统化。

例如老师教学,当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时,做题很难甚至不懂题目意思。表达能力不足时,老师甚至无法 get 到学生到底哪个点不明白,因为原因之一是孩子无法清楚描述清楚一个问题!现在教的初中生,更是如此。哈佛大学唯一的一门全校必修课就是写作课;MIT的本科生要学够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才能毕业;绝大部分顶级名校都会对研究生开设文献阅读课程或者类似的研讨班。理解他人表达自己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在一流大学中正在形成共识。如果一个人依靠自己的硬技能生活也错不了,但是如果想要往上继续突破自己,变得更好,这个所依赖的硬技能就要打折扣了。这个时候天秤开始倾斜为理解别人表达自我的能力,因为这个往上走的阶段,不仅是要完成自己手上那点工作,还要与同事保持沟通和交流协作进度,只有你们共同做的事完成了才算真正完成,而这需要懂得主动沟通。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不仅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读通好作品、写顺好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我们的感受力和表达力打磨得更加细腻,从而能够理解人文社科中所表露的复杂人性,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绪顺畅转化。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阅读和写作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输入到输出的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沉浸时刻。

对,就是找到一个有进步空间的事情,而这个进步的空间最好就是,这样的事你就会越做越爽。阅读和写作就是越做越爽的事,可能会抗拒、会疑惑、会停滞不前、会犹豫不决,但只要再努力推自己一把,就能收获惊喜。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够让我们深深沉浸在当下,过滤掉纷纷扰扰,远离胡思乱想、郁闷焦虑,专注时间、达成心流,享受「启程」的小艰辛、「中途」的小确幸和「终点」的小感动,在感受世界中感受自我。但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一下很多人对它的一种误解,这就是认为写作是一种天分,自己缺乏文学细胞,根本就写不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或许很大程度上需要天分,但普通人为了工作和生活,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绝对是有进阶方法的。这也是我这门课前半部分注重方法论的原因。怎么全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怎么提高速度,突破阅读理解的瓶颈?阅读如何兼顾广度与深度?怎么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怎么写才能让外行理解陌生的东西?如何牵着读者走?……1. 如何高效阅读,获取知识要点

2. 通过阅读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有所用

3. 培养写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坚持输出的习惯同时,怎么用日记提升写作能力?怎么写好工作邮件、简历、评论、论文和报告?你可以不写小说诗歌,但这些东西总免不了要写。它们各自的诀窍在哪里。今天社会上还有一个普遍的偏见,就是理工科更是真才实学,既然功课和工作负担这么沉重,文学阅读就可有可无了。那么我要说,即便你只想成为自己领域内最成功的人,不想做管理、不想跨界,人文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史普尼克号以后,在美国引发了所谓的“史普尼克危机”。后来美国全方位研究了苏联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领先的原因,发现在沙皇俄国时代,俄国在人文艺术领域的教育水平和成就极高。我们知道那时俄国有托尔斯泰这样的文豪,有柴可夫斯基这样的艺术家。于是美国人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文和艺术的素养,可以激发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力,于是之后美国就加强了人文教育。今天它的科技原创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也许就与此有关。而且,这件事还有后续,到了20世纪末,美国又重新审视了俄罗斯的科研水平,发现它已经是世界二流了。研究认为,这和苏联时代重理轻文,理科和工科分校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但经典文学的阅读,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适用面最广的一环。阅读和写作,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些知识,所以方法论只是教给了你一些工具,它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写作不需要天赋,想成为作家或小说家或许才会需要。

写作需要清晰连贯的逻辑和就论点展开论述的能力。

写出来的东西主干清晰,细节精准没有多余的一句话就算很好的文章。除了阅读以外,要通过写作来转化所见所闻,把接受的信息变成自己想法的一部分。多数情况下,写作没有一夜之间就能写好了,看别人怎么写,就看自己怎么写,先学写作思路,再学写作技巧,说不定在过程中意外发现自己还有成为一个作家的可能性。理解他人,容易吗?

不禁自我发问,其实不容易。偏见,自以为是,以偏概全,短视等等……。阻隔了还原理解他人原意的通道,其实不容易。

表达自己,容易吗?

把自己的真实意图,传递给对方,并不发生曲解,避免信息传递的丟失,甚至残缺,在我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拓展你的边界业务,最好是能够对你的主业有互补,反馈,提升的效果。那么我认为写作,在任何行业都能做到。写作倒逼你的输出,也可以复盘你的思维,更是网状思考线性输出。。。

标签:  文学 读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